欢迎光临——国际旅游产业项目交流平台。共同富裕产业项目交流平台。数字中国建设最新成果展示平台。![请登录],您是新用户?[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首页 >> BLISS & BLAZE >> 文化链友 >> 马克龙为什么要访问中山大学?

马克龙为什么要访问中山大学?

2023-04-07 来源:中山大学 浏览5701次

     法国总统马克龙2023年4月7日下午抵达中山大学,与学生交流。一百年前的中山大学海外部,闪闪发光的“骑士荣誉勋章”“不亚于法国本土培养的工程师”?中大版的法兰西岁月故事是如何谱写的?穿梭百年中大校史,法国元素交织其中。中山大学一路走来,在中法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上也曾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里昂中法大学曾经的广东大学海外部


      2014年习近平主席访法时,特意参观中法大学旧址、会见校友代表并为里昂—中国关系促进中心,里昂中法大学历史博物馆揭幕。这所存在于1921年至1950年间的里昂中法大学,曾见证了中大和法国文化交流的历史时刻。



      里昂中法大学旧址



习近平主席为里昂中法大学历史博物馆揭幕(图源 新华网)




里昂中法大学正门(图源 里昂市立图书馆中文馆藏部里昂中法大学资料室)



1937年10月10日,里昂中法大学的中国学生和旅法华人在中法大学礼堂前合影(图源 里昂市立图书馆中文馆藏部里昂中法大学资料室)


     1920年春国立北京大学、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中山大学前身)以及法国里昂大学代表合作筹备成立中法大学,在里昂中法大学创办过程中李石曾、蔡元培、吴稚晖等人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期间也得到孙中山先生的大力支持。


      新办教育,培养具有国民身份认同的现代公民,以此振兴中华是孙中山先生的政治理想。一方面他支持在海外创办中国大学予以里昂中法大学办学经费支持,另一方面在广州成立了国立广东大学并将里昂中法大学定为国立广东大学海外部支持推动从广东输送青年学子赴法留学。


       1925年孙中山先生在广东政府临时大总统任上签署的《饬知里昂中法大学海外部定为国立广东大学海外部令》为中山大学和法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图片孙中山《饬知里昂中法大学海外部定为国立广东大学海外部令》



图片1925年国立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前身)校长邹鲁在广州送别留法学子


     回顾历史,里昂中法大学为现代中国培养了一批新型的教育人才其中不乏中大学子的身影,他们相当一部分回国效力,并加入中山大学等高校,担任教职、作育英才,是中法友好交流合作的历史见证人。


    藏在中大里的骑士荣誉勋章


     法国有一项历史悠久的荣誉勋章——“骑士荣誉勋章”,它诞生于拿破仑时代,在戴高乐总统在任期间被重新设立,是法国政府的国家级最高荣誉。为法国发展良好对外关系、法国各领域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外国公民均可获此殊荣。在中大,一枚枚骑士荣誉勋章,见证了中大为中法教育与文化合作做出的卓越贡献!


      法国作家都德在《最后一课》中写道:“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在中大,有一批学者大师致力于法语教育和法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促进中法之间的文明交流互鉴。中山大学外语学科创办于1924年,专业和学科历史悠久,学术传统厚重,其下设的法语专业成立于1957年是中南和华南地区最早成立的法语专业,著名作家、翻译家梁宗岱先生曾任教于此。



梁宗岱先生


      几十载办学光阴间,法语专业培养了一批批高层次复合型的法语人才,而中大外国语学院的王宾教授、蒲志鸿教授等将毕生心血投入于法语的教育和推广之中。他们不仅仅是自己去做中法文化沟通使者,更是培养了大批的人从事中法文化交流努力,提升法语在中国的地位和重要性是他们的追求目标。鉴于他们的突出贡献,两位教授先后被授予法国教育界最高荣誉的“法国教育骑士勋章”。


      在中大,法国历史和文化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程曾厚教授深耕法国文学研究,尤以雨果研究见长,形成了中国视角和主体意义的雨果研究成果。历史系刘文立教授研究法国历史和社会已久,学术成果、著作等身,都曾荣获“法国教育骑士勋章”。




图为中大法语系梁守、锵教授所译伏尔泰的名著《风俗论》、《路易十四时代》书影



程曾厚教授《雨果和圆明园》书影、中山大学“中法近代史研讨会”成果《1789年迄今的法国政治体制》书影


     中大和法国的教育合作交流的缘分一直在延续2010年中山大学与法国政府合作共建的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正式成立推动此项国家间、高校间达成合作的中山大学前校长黄达人教授也因此获得了“法国国家骑士功勋奖章”成为获此殊荣中为数不多的华人之一




     2009年12月21日,中法双方在时任两国总理见证下于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正式合作协议


     一枚枚荣誉勋章的背后正是一直为中法教育和文化交流合作默默奉献的中大人。


     携手合作,用科技应对人类关切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山大学与法国高校科研机构等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科研合作涵盖医疗健康、生物技术、环境与资源等领域携手用科技解决人类面对的共同问题。


      早在2000年,中山大学便与里昂第三大学展开合作并于2005年签署两校校级框架合作协议开展学生交换、联合培养、教师交流等项目。2012年两校续签校级框架合作协议,并在此框架下签署两校学生交换协议、联合培养法语硕士研究生协议,及法语专业本科生协议。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退休教授王建华回忆:他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个获得法国博士学位到中山大学工作的教工,参与筹建了这个项目。“1999年,我去教育部申报这个项目,这也是中山大学有史以来由,教育部批准的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法国驻广州外事总领馆和法国文化协会,对我们这个项目给予了大力支持,是中法友好、教育交流的一个成功案例”



中山大学中法合作国际贸易DESS班学位授予仪式




2000年毕业即将赴法国EM LYON 就读研究生的两位岭院毕业学生Jing Zhang 张旌 & Ye LUO 罗烨和他们的法语老师 Xavier Paules 包利威(法国新生代汉学家,《中国鸦片史》作者)


      2010年中山大学与法国政府合作共建的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正式成立法国电力集团作为创始人和合作方也参与其中,成立的十数年间为核工业界、核学界输送了大批优秀青年人才。学院荣获中法两国政府联合“中法合作大学优秀项目”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则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中法核学院法国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讨论



2016年中法核学生在法国参加世界核能展与马克龙先生合影


      中山大学与法国诺贝尔奖获得者Jean-Marie Lehn教授合作建立的中山大学Lehn功能材料研究所是一所高水平国际联合研究所研究所2012年被认定为中法合作机构2018年获批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198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法国科学院院士Jean-Marie Lehn教授讲授“今日化学”


     2015年中山大学与法国洛林大学、法国农业食品环境研究院(INRAE)签订合作协议正式成立“中-法土壤环境联合实验室”(ECOLAND)聚焦土壤环境重大污染问题。实验室于2018年获批教育部“土壤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这也是国内首个土壤修复类的创新引智基地。联合实验室法方主任Jean Louis Joseph Morel称:中国是解决全球生态问题的关键参与者”



法国洛林大学Jean-Louis Morel教授汇报ECOLAND成果


      同年中山大学与里昂大学联盟、里昂新中法大学协会以及里昂第三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分别合作共建“中山大学-里昂中法学术交流中心”和“孙中山—让?穆兰中法学术中心”签署协议后,中山大学和法方密切合作交流,在法语和流体力学等领域成功引进人才与里昂中央理工学院、里昂高师两所精英高校建立紧密联系并与总部位于里昂的赛诺菲巴斯德(疫苗公司)、法国里昂P4实验室进行国际合作与交流。


      中大和法国在科研领域的友好交流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期待未来在双方的齐心协力下能再创佳绩!



      他们是中法文化交流的桥梁。


      从里昂中法大学时期至今中大学人与法兰西同行从未停止过学术上的互学互助他们用心用情进行学术耕耘谱写了中法文化交流的诗篇。


      黎国昌,中大生物系“建系三老”之一。1924年,留法归国与同为青年学者的郜重魁、费鸿年一同创立了中山大学生物系是中大生命科学领域的奠基人之一、



张云教授(左),崔载阳教授(右)


      张云,1920年到法国里昂大学留学,1926年获得天文学国家博士学位,1927年回国后在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历任教授、数学天文系主任、教务长和三次出任校长,建设中山大学天文台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台


      崔载阳,1921年留学法国里昂大学,1927年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教育系主任,参与创办了国立中山大学教育学研究所。曾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曾被国家指派为常设海牙仲裁法院仲裁员的端木正教授,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海归。


      1950年获法国巴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次年抱着为国效力的宏愿归国,扎根康乐园,从事高等教育五十余年。



2003年1月8日,端木正教授(前排居中)与夫人姜凝女士和外语系法四班(1967届)部分同学合影


       1979级校友李太生于1993年被选派到法国留学毕业后,毅然归国,将在法国求学间所学服务人民,从事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治和科研40年,获得吴阶平医学药学创新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首批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1998年,李太生(左一)与法国导师参加学术会议留影


      在中山大学工作过的众多留法学人中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邹仪新、叶述武、李国平等人为中大及中国数学天文教育和科研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成绩。吴康、王力、程曾厚等人文社科建筑界的留法人在中法文化交流史上贡献良多。


左: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后任中山大学研究院代院长吴康教授1932年在广州;右: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后任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王力教授1930年在巴黎


       时间流转,为中法文明交流互鉴而努力的中大故事还在继续。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的校友做到了核工业界、核学界首先想到2016届校友李登辉入职。中广核两年后便被外派到纳米比亚湖山铀矿,在非洲大地上助力国家核电走出去。2017届校友邹尧磊,通过国家原子能机构严格选拔,成为唯一人选赴IAEA参与先进堆工作。在国际多边平台上贡献中大力量。2018届校友徐昌恒,选择扎根核电站基层,致力于建设我国西部首核助力华龙一号的腾飞。2019届校友马骏,在工作中发光发热展现过硬的专业技能,荣获2021年度“中国广核集团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李登辉(左)与外方同事在工作中



校友邹尧磊在国际原子能机构



校友徐昌恒工作照



校友马骏(左一)在2021年中广核核能创新技能竞赛中斩获冠军


        2024年中山大学即将迎来百年校庆,中法也即将喜迎建交60周年。回望中大校史中的法国元素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相信中山大学与法国未来的合作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携手为人类共同问题的解决而努力。



来源:党委宣传部、博物馆(校史馆)、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科学研究院、校友会


外国语学院、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等


文案:周沫



网友评论
您还未登录!    注册  登录

共有0人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评论0